牛仔裤,又把她脱下来的面包服装好。
女人又扭头看男人,“也给你买一套?”
男人一副不在意的样子,“买呗。”
“给她也拿一套。”女人道。
顾一敏把另外一套衣服也装进袋子里,男人走过来从怀里掏出一个钱夹,问:“一共多少钱?”
“145。”顾二慧道。
男人又看了她一眼,从钱包里拿出一百五十块钱递过去,顾二慧接过来又找给他五块,然后看着他抛着车钥匙跟女人走了出去。
等他们的车走远,几个人都激动的不得了,面包服终于开张了。
田慧英还感叹,“有钱人就是不一样,一两百块啊,说花就花了。”
顾二慧笑着道:“婶子,一两百块在我们眼里是很多钱,在人家眼里说不定啥也不是。”
田慧英点头,“确实是。”今天真是开了眼了。
开了张,似乎生意顺了起来,不一会儿之前买牛仔裤的两个女孩子过来了,两人一人买了一件红色的面包服。
不过她们没有那么爽快,来来回回试了很多件,又还了好一会儿,价顾二慧给她们便宜一块钱,两人才交钱拿衣服走人。
下午,朱庆芬和她的同事又来了。也是来来回回试了很多件。因为她们是六个人一起试,把顾家姐妹俩和田慧英忙的不得了。
顾建国和韩德义倒是想帮忙,但试衣服的都是女人,他们两个大老爷们不好往前凑。
试好了衣服,又是讨价还价,最后一件面包服53块钱卖给了她们,一共卖了六件。
这一天面包服卖了十件,牛仔裤卖了七条,一共挣了277块钱。这真的不是个小数目了,这几乎是一个工人大半年的工资了,他们种地,一家子一年也攒不下200块。
这天晚饭,他们多炒了两个菜,顾建国和韩德义还喝了些酒。这些天他们几乎夜夜睡不着。现在总算看到了希望。
对于新鲜的东西,刚开始大家不能接受,但一旦有人开始接受了,就会有人跟风。面包服也是这样。
接下来几天,每天面包服都能卖出去十来件,牛仔裤卖的更多。转眼一个星期过去,牛仔裤和面包服都卖完了。
他们算了一笔账,除去成本和房租以及他们平时的开销,这趟货,他们一共挣了4200块钱。
钱就在他们眼前放着,看着这些钱,几个人脸上的笑怎么都下不去。别说顾一敏和顾二慧,就是顾建国和韩德义也没见过这么多钱。
“没想到做生意这么挣钱。”田慧英咽了下口水说。
顾一敏眼睛亮晶晶的看着顾建国和韩德义问:“我能再数数吗?”
韩德义哈哈笑,“数,二慧啊,好好数。”
顾二慧拿起那叠钱,一张一张的仔细数,其他几人都笑看着她。顾建国长呼了一口气,“得赶快去进货了。”
韩德义抽出两根烟递给顾建国一支,“明天就买车票,这次多进些货。”
顾建国点头,但是他不放心自家两个闺女在这儿。漂亮的女孩子麻烦事就是多一些。那天开车来买衣服的小子,已经在门口转悠好几天了。
最后他们决定,顾建国和韩德义去深市进货,顾一敏和顾二慧、田慧英回家。等他们进货回来,她们再来。
顾思晴这些天都是坐韩正平的自行车上下学。韩正平同学也是个牛人,自行车上载着他们三个人,他依然骑的稳稳的。
这天,韩正平又骑车带着顾思晴顾三静和韩二胖一起回家,四人刚下车,就看见了正在洗衣服的顾一敏和顾二慧。
顾思晴嗷了一声就扑了过去,“大姐二姐,你们回来了!爸呢?衣服好不好卖?你们在省城好吗?”
把他打哭就是
顾思晴问的问题,也是顾三静和韩家两兄弟想问的问题。这些天,他们几乎每天都在想顾建国他们在省城过的怎么样,衣服好不好卖。
这不仅仅是担忧,更多的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。
顾二慧看几个人眼睛亮晶晶的看着自己,就边洗衣服边把在栗州发生的事情讲了一遍,听的顾思晴四人心情跟着起起伏伏的。
顾思晴没想到生意刚开始还有这么多波折,前世很多人都说,八十年代只要是摆个地摊就能挣钱,看来里面水分不少。
“爸又去进货了?这次进什么货?”顾思晴问。
顾二慧把衣服从盆里捞出来,嘴里说:“估计还进”
她话说到一半就不说了,因为瞟见吴大妮过来了。他们家做生意的事情并不想这么早被别人知道,吴大妮这个奶奶被她划到了别人的行列。
“二慧,你前几天去哪儿了?”吴大妮眼睛盯着顾二慧,好似这样可以给她造成很大压力一样,然,并没有。
顾二慧朝她笑了笑,“跟我爸出去了。”
“你跟你爸去哪儿了?”吴大妮又追着问。
顾二慧把衣服搭在绳子上,“我爸不让我说,奶,你要是想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