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盛唐挽歌 第163章(3 / 3)

年如此编造,劳民伤财,遂规定各地将常年稳定的收支部分编定以后,即年年遵照执行,不再改动,也不再编报,此一定不变的财政收支计帐即称长行旨。

简单点说,就是将常规报表雕版印刷好以后,作为固定项目,只是少量涂改。而多余的新进项,再重新编排即可。

报表上都是有时间记录的,比如“开元xx”年。

现在换天宝年了,难道需要把每一张印有开元字样的表都替换掉么?

嗯,确实是的,替换完了以后,天宝二年就不必再走这个程序了,但今年必须要走程序。

不算不知道,一算下来,所需新纸张居然都达到二十万张以上!虽然毛笔字确实比较大,一张纸办公用的纸,又被裁得很小,写不了几个字。

但二十万张纸的数目,也太夸张了点啊!

刚刚到这里当代理刺史,就遇到类似的鬼事情,气得方重勇直骂娘。他想了很多骚操作,最后还是觉得老老实实走程序是代价最小的。因此不得不多花了大量绢帛去置办府衙所需的新公章、新报表等物。

方重勇忽然觉得李林甫公上任以后,确实还是办了点人事的。毕竟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嘛,要是没有发明长行旨,鬼知道地方官府还要向百姓多搜刮多少民脂民膏!

想到这里,变成了“签字机器”的方重勇,批准了小城这边的大户,申请新开一条漕渠的公文,官府每年都会对漕渠收税,这也算是本地府衙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了。

敦煌这边年蒸发量是降雨量是几百倍,完全靠着祁连山雪水与地下水维持绿洲生态,本地居民生存完全依赖于坎儿井和引水渠来灌溉农田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