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意地点点头:“慕婶,那我先回去了。”
“宴宴,等一等!”慕婶急忙进屋,不一会儿便拎着一个篮子出来,“这是我在前几日下田捞上来的田螺,特意养了三天,泥沙都已吐尽了。我自己也留了一些,这些你拿回去煮吧。”
周宴宴的双眼瞬间亮了起来:“田螺?这可是难得的好东西呀。”
周宴宴没想到这个时代也出现了田螺,而且她正好需要这些食材,这简直就是上天的恩赐。
她毫不客气地接过慕婶递来的篮子,沉甸甸的,挺重的。
“多谢慕婶。”
慕婶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:“快些回去吧,别让家人等急了。”
最终,周宴宴去了大伯家,却发现院子里空无一人。她环顾四周,从角落里找到一个木盆,随后从背篓中挑选出两只肥硕的黑鱼,将它们放入木盆中,又倒入清凉的井水,这样,鱼儿就能保持新鲜,不会闷坏了。
“宴宴?”
一声熟悉的呼唤从背后传来,周宴宴转过身,见是周禹,她露出微笑:“禹堂哥,你回来啦。”
周禹走近,目光落在木盆中的两条黑鱼上,有些疑惑:“这是……”
周宴宴解释道:“这是我一大早去河里抓的,抓得多了些,就想着送你们两条。”
然而,周禹却面露难色,他并非因为客气而拒绝,而是担心一旦收下这鱼,祖父会责怪。毕竟,当年祖父与二伯之间有隔阂,甚至扬言要断绝关系。他犹豫了片刻,才开口:“宴宴,这鱼我恐怕不能收。”
螺蛳粉
周宴宴深谙周禹心中的顾虑,但这么多年过去了,哪怕再深的隔阂也该淡了吧。“禹堂哥,我明白你怕祖父会生气,但我是他亲孙女,带来的这份心意,他老人家怎会轻易拒绝呢?”
而且周老爷子也不是那种不明事理的人,对她家还是有感情的。
见周禹陷入沉思,周宴宴又道:“禹堂哥,今晨怎不见伯母、大伯和祖父呢?”
周禹:“他们都在田间忙活,我提早回来准备早饭,做好后就给他们送饭去。”
大伯家仅有一子,即周禹,家中田地有六亩,秋收之时,尚能维持生计。
周宴宴微笑着点了点头,她心中已有了计划——择日不如今日,打算在今天午后,前往县城摆个小摊。此刻,她若是不及时将自己的想法说给周禹听,并说服他一同前往县城挣钱,那么即使自己会做再多的美食,也独木难支。于是,她直截了当说:“禹堂哥,不如我们一起去县城挣大钱,你觉得怎样?”
周禹听了这话,不禁一愣,以为自己听错了:“宴宴,你刚刚说……我们一起去县城摆摊?”
周宴宴:“对呀,我这几日琢磨了几道稀奇的菜,想着去码头摆摊试试,那里的工人和往来的商人络绎不绝,生意应该会不错的。”
周禹犹豫了一下,说:“摆摊做生意可不是闹着玩的,我明白你急于分担家计的心情。但县城的市场毕竟不同于乡间,风险与机遇并存,此事还算了吧?”
周宴宴深感无奈,这古代的民风确实保守,人们总是埋头苦干,鲜少思考如何让生活更上一层楼。其实,这背后不过是贫穷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,害怕一旦尝试失败,便会一无所有。对于这样的家庭,她更能体会到其中的无奈。
虽如此,但路往往都是需要走出来的啊。
她诚恳地对周禹说:“我们为什么不大胆尝试一下呢?其实风险并不大。我家中尚存些食材,摆摊所需的一些器具,我也能从家里的用具凑齐。若结果不尽如人意,我自然会踏实地寻找其他谋生之道,确保家中的温饱。”
“禹堂哥,你想想,祖父、伯母和大伯他们,年岁已高,难道你就忍心看着他们一生都辛苦劳作,从早到晚在田间忙碌,无休无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