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宴宴见状,轻声安慰:“禹堂哥,不用担心。这些开销我们明天就能赚回来。”
周禹听后,还能说什么呢?只能无奈地点点头。
做生意嘛,总得是需要成本的,不是吗?
很快,店铺的老板将盘点完毕的餐具悉数装载在牛车上,两人随即驾着牛车往回赶。
周禹如同昨日那般,将锅碗瓢盆一一搬下,整齐地摆放在水井旁,直到把全部的脏碗筷以及刚才买回来的锅碗瓢盆都洗完,才肯离开。
周宴宴匆匆追了出来,手中捧着分好的铜钱,她递给周禹说:“禹堂哥,这是我们的收入,我已经分好了一人一半,这351文你收下吧。”
周禹眉头微蹙,没有伸手去接,“你先留着吧,我不急着用。”
周宴宴坚持道:“禹堂哥,你拿着吧,这些钱拿去给大伯和伯母买些新衣服。”
她那天去大伯家送螺蛳粉时,看到他们的衣服缝缝补补,显然是都穿了好几年了。
至于祖父,她会找个时间亲自陪他去买几件新衣服。
周禹摇头道:“宴宴,买衣服也用不着这么多钱。这两天你忙前忙后,我只是帮了点小忙,煮煮米线和端碗打包,没做什么大累活。你真的不必给我这么多。”
周宴宴再三劝说,但周禹始终不肯接受。最后,他只拿了51文,“宴宴,你若再这样,我以后就不帮你了。”
周宴宴无奈地点点头,看着自己手中的300文铜钱,她决定先为周禹存着,等到月底再与他分钱。
周宴宴目送周禹的背影渐行渐远,转身回到静谧的院落。眼角余光扫过,她才发现院子多了几捆柴火,她轻拭额间汗珠,好奇地向李氏询问:“娘,院子里的那几捆柴火,是谁送来的呢?”
李氏脸上浮现出一丝复杂的神情:“我今天在厨房熬药给你爹,透过窗缝,看见是你祖父悄悄送来的。”她微叹一口气,接着说:“我本来想追出去,但老爷子已经一声不吭的就走了。”
周宴宴听后,心中涌起一股暖意,“我明日收摊后,顺便给祖父买些补品。”
李氏抱着周小小,眼中闪过一丝惆怅,对周宴宴说:“你祖父是个善良的人,往后你们几姐弟作为晚辈,记得常去探望老爷子。我就不去了,老爷子见了我,难免会想起过世的老太太,我就不在老爷子跟前添堵了。你们就代替我和你爹,去尽一尽孝道吧。”
“娘,我都知道的。将来家里日子好起来了,我绝不会再让祖父下地干农活,该让祖父好好享清福。”
周宴宴进了厨房,开始做晚饭,因为现在已经是酉时了(晚上7点),考虑到家人已经饿了,所以周宴宴并没有做复杂的饭菜,晚饭只是煮了锅鸡蛋粥,然后再把下午炒好的爆炒猪肝拿出来热一热,就开始吃晚饭了。
吃完晚饭后,周宴宴把碗筷留给了周青洗,自己则拿起锋利的长刀,从厨房中挑选了两根结实的木棍,想要把木棍削得更为圆滑。在一旁的李氏见状,疑惑地询问:“宴宴,你削木棍做什么?”
周宴宴并未抬头,手中的动作也未停,“我在给爹做一副双拐,想让爹也能在空闲时,能拄着拐杖出门透透气。总是待在屋子里,爹会觉得憋闷。”
周父的腿伤已经结痂,内部正在逐渐长出新肉,爹总是念叨着断腿有些痒。
此刻,他正在屋内逗弄着周冬瓜,听到周宴宴的话,他微笑着说:“宴宴,你把东西拿过来吧,这双拐我自己来弄。”
李氏也附和道:“对啊,宴宴,让你爹弄吧。这些木匠活,他多少还是会的。”
让爹也有活儿干了
周宴宴忽然记起,原来周
父是真的还会一些木匠活。她迅速捡起两根木棍,匆匆进屋。清洗双手后,她从周父手中抱过周冬瓜,而周父则坐在炕边,背靠着墙壁,右腿支撑,双手灵巧地削着木屑。周宴宴好奇地询问:“爹,您既然会做木匠,那雕刻也不在话下吧?”
周父略一思索,回答道:“简单的雕刻,我还是能应付的。”
周宴宴听后,满意地点点头,不再多问。
此刻,李氏已经哄睡了周小小,她将周小小轻轻放在炕上,随后接过周宴宴手中的周冬瓜:“让我来抱吧,你忙了一天,该好好休息一下了。”
周宴宴点点头,坐在炕边,将钱袋子随手一扔,落在炕上。“娘,这钱袋里的银子,都是我们这两天摆摊挣的。”
李氏注视着那个鼓鼓的布袋,缓缓伸手解开布袋的绳结。
“哎呀,这……这是?”李氏震惊地看着布袋里的银子,她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这么多银子了。
李氏眼眶湿润,看着这银子,她就好像看到了盼头。
“哈哈,看来娘您也吓一跳呢。”周宴宴笑声如铃,解释道,“那猪下水和螺蛳粉,可真是抢手得很,大家都爱吃。这两天下来,咱们挣得不少,差不多快有一两银子了。不过,今天我也花了些小钱,买了些新的锅碗瓢盆,大约去了320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