妆,自家妙儿可是按嫡出算的,因此足足有三千两。
有自己和老爷贴补,再加上老太太给的,最后怎么也置办得出五千两的嫁妆,算是十分殷实了。
这样想着,甄氏重新高兴起来。
安氏也很满意。老太太这是觉得在沈媛的亲事上有些亏心,所以给沈媛和沈妙添妆时,也带了筝姐儿一份。
如此,筝姐儿与沈家的关系越发牢固了。
讨论完嫁妆银子的事,老太太又提了一件事。
“姑娘们渐大了,按照咱家的规矩,身边伺候的除了各自乳母,还当有两个教引嬷嬷,两个二等丫头,四个小丫头。
除了姝姐儿屋里的人是齐的,其余姑娘们屋里皆有缺的,你帮着补齐才好。”她对柳氏道。
柳氏主持中馈,按理这些事该提前想到的。
此时被老太太点出,她不禁面露惭愧道:“这件事是媳妇疏忽了,这几日就找了可靠的人牙子进府。”
老太太倒是没有多加怪罪,“你平日操持一大家子的事,一时顾及不到也情有可原。”
说罢,又指点道:“小丫头子可以买了外面的调教,教引嬷嬷却得选家生子,必要老实忠厚的,免得教坏了姑娘们。”
“是,媳妇记下了。”柳氏恭敬应道。
原以为事情就这么定了,不想老太太又把视线放在了沈妩身上,说道:“我记得妩姐儿贴身伺候的只有一个丫头。”
沈妩听了,起身回道:“祖母记得不错,是个叫玉管的。”
老太太颔首,随即指着身后一个面善的丫头道:“这是翠纹,最是个伶俐不过的,原是二等,准备提了做一等的,不如把她给了你,倒比跟着我强些。”
沈妩愣了愣,随即露出笑来,一副兴高采烈的模样,“连祖母都夸的,可知确实是个好丫头。既然祖母舍得,那我可就厚着脸皮收下了。”
老太太对她的态度很满意,说道:“虽是伺候你,但这丫头到底是我屋里出去的,份例暂且我替你出着。”
这………
沈妩就有些迟疑。
这时,安氏就笑着道:“家里四五个姑娘,母亲独独给了阿妩一个丫头,已经是格外偏疼她了,哪里再能让您出份例?”
虽然老太太想以此来表示对阿妩的看重,但一个丫头的份例,每月不过一吊钱,三房又不是出不起。
何必因此惹来其她姑娘的不平衡,也让翠纹在阿妩身边待的不踏实。
见她婉拒,老太太也不再坚持。接着又和柳氏说了几句家常事,便让金嬷嬷取了钥匙,带沈妩等几个孙女儿去库里选料子。
从世安院出来,沈妩没有回自己屋里,而是去了安氏处。
“娘,祖母怎么突然想起给我送丫头?”这样的偏爱,往日可都是沈婍的。沈妩觉得老太太今日的态度有些奇怪。
安氏却是知道缘由。“你祖母向来跟着你祖父的态度行事。你祖父已经知道你压中县试和府试考题的事了。”
原来如此!
不过……
“阿娘,爹爹不是说这件事暂时保密么,怎么这么早就告诉祖父了?”
之前她爹可不是这么打算的,原本他们商量的是下次院试若她还能压中考题,再将这件事告诉祖父。
倒不是沈妩不想家里其他人受益。主要是这种事情有偶然性,一次压中说不得只是运气,只有下次再中,才能证明她真有这样的能力。才能让别人相信这不是昙花一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