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在说之前我想问一问周队长,电梯口外走廊的监控,是如何被破坏的?”
“外部,还是内部。”
“这个问题应该可以回答吧?如果我是凶手的话,必然知道答案,所以无所谓。”
周业斌倒也不废话,开口道:“内部,比较高明的手法,应该是通过网络技术手段。”
闻言,陈益眼神眯了起来:“内部的话,就有点意思了。”
“我想说的第一点,是那把水果刀。”
“凶手用那把水果刀杀害了刘格,周队认为这是巧合吗?”
周业斌略微思索,道:“常理来说,蓄意谋杀应该自己带着凶器,却不知凶手为何要使用那把水果刀。”
“除非……”
说到这里,他看了陈益一眼,声音继续响起:“除非凶手知道,那把水果刀上已经有了你的指纹。”
陈益:“没错,那凶手是怎么知道的呢?”
周业斌不知不觉被陈益给带了过去,开始回答对方的问题。
“两种可能。”
“第一,凶手提前躲在了刘格家里,所以知道你使用过那把水果刀。”
“第二,刘格家里有非法安装的监控,客厅一举一动,都在凶手的监视之下。”
陈益紧接着道:“哪种可能性比较大?”
周业斌沉默了一会,转头道:“案发现场有发现监控摄像头吗?”
卓云连忙道:“没有,周队。”
周业斌沉吟了一会,道:“你带着江晓欣再去一趟案发现场,仔细检查一遍。”
第一次勘查有所疏漏很正常。
若有针对性的话,也许能有新的收获。
卓云:“是,周队,我马上去。”
他立即招呼了一位带着眼镜的年轻女警员,快步离开了办案大厅。
周业斌开始仔细打量陈益,眼神中带着惊讶和审视。
利用凶器推断出新的线索,这需要丰富的办案经验和敏锐的思维。
但是陈益的资料他都摸透了,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富二代而已。
大学毕业之后,一直没有参加工作,和几个朋友整天在社会上混。
用一个不好的词语形容,那就是混吃等死。
这样的人,是怎么做到对刑侦如此了解的?
看几本书?
别扯淡了。
要是看几本书就能变成破案高手,那全国的犯罪分子就该哭了。
不过这和案情无关,属于别人的隐私,而且白天的时候也追问过了,没得到想要的答案,所以他倒不会在此刻继续追问下去。
“还有吗?”周业斌询问。
他开始正视陈益这个人。
虽然不至于像对方所说一天的时间就能破案,但至少没有他了解的那么不靠谱。
仅凭刚才那几句话,已经能超过他手下大部分警员了。
陈益吐出一口烟雾,说道:“监控是通过专业手段破坏的,这说明凶手是一个技术人才,我说的不错吧?”
周业斌点头:“嗯,不错。”
“你的意思是,调查死者的人际关系,将所有具备这般能力的人,列为调查对象?”
陈益微笑:“工程量有点大。”
“周队长别忘了刘格是干什么的。”
周业斌一愣,继而目光微凝:“软件公司?!”
三十万的用途
软件公司和网络电子技术人才,可以说有最直接的联系。
陈益的话,说到点上了。
刘格是开软件公司的,现在被一个懂相关技术的人杀了。
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。
道理,也比较简单。
说实话,之前周业斌一直把调查的目光放在凶器指纹上,临时并没有想到这一层。
当然,他的方向没有问题,毕竟案子刚刚发生,需要一步步来。
凶器上都有指纹了,怎么可能不查?
这种情况,很大概率指纹主人就是案件凶手。
本案多少有点特殊了,不能说离奇,多少算曲折一些。
“软件公司……”
“技术人才……”
周业斌默念了两句,觉得自己抓住了很重要的点,至少在动机上已经有了推断方向。
凶手,有没有可能就是刘格公司里的员工?
员工和老板之间的矛盾,是社会上经久不衰的话题。
说白了,就是利益冲突。
但什么样的利益,能让凶手不惜代价,不思后果的对刘格痛下杀手呢?
想了一会无果后,周业斌看向陈益,说道:“你刚才说调查死者的人际关系,工程量有点大,这是什么意思?”
“难道说,你已经锁定嫌疑人了?或者锁定了一个范围?”
陈益掐灭香烟,道:“周队长,你跳跃的有点快,我们慢慢来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