决定要搞养殖场,沈彻从回来之后就一直在忙活这件事,来回奔波,终于赶在年前将这件事落实了下来,养殖场挂靠在大河村集体的名义下,地点也在大河村。
大河村其实是个好地方,山清水秀,有山有水有田,离县城也近,从省城到县城也就两个多小时,不算太远。
今年过年,程盈和沈彻商量了回她家过年,反正家里就她和沈彻在,公公远在国外,婆婆在港城,想要一家团聚也难。
程盈和沈彻早在过小年之前就回了大河村,也省了沈彻来回奔波。
“小姑姑,给。”
程佳把火钳上烤好的橘子递给小姑姑。
“谢谢小佳,我们小佳真能干!”
程盈先用手指试探的摸了摸,不是很烫,才拿起了橘子,开始剥皮。
她这几天不知道是不是着凉了还是咋了,有点咳嗽,喉咙有点痒,她妈让她烤橘子吃,化痰理气。
今儿村里干鱼塘,她本来想去看的,她妈都不准她出去吹风,老老实实的坐在家里烤火。
她爸和大哥,还有沈彻去捞鱼了。
鱼塘是村集体的,一个很大的鱼塘,村里不仅养了鱼,还养了猪,过年那天还要杀年猪,各家都能去分猪肉,过个红红火火的年。
程盈靠在椅背上边吃橘子,边烤火,小脸养的白里透红。
这时,杨香兰进来了,手里拿了一叠红薯片子,放在旁边桌上。
程佳瞅见她奶把红薯片拿出来了,立即跑了过去,拿了一下把,坐到火堆前,“姑,你想吃软的还是脆的?”
红薯片子晒干了就会变得很硬,一般大家冬天烤火的时候,就会拿出来边烤火边烤红薯片子吃,有两种吃法,一种是放在火前照热,红薯片子就会变软,很好吃。
还有一种是放在火钳上,然后举着火钳在火上面烤,红薯片子就会变得干干脆脆的,也很香,有条件好的人家,家里也宠孩子的,可能会把红薯片子撕成小片,然后放进油锅里炸,这是比较奢侈的做法。
程盈:“先吃软的。”
程佳拿了一块红薯片子,放在火前稍稍烤了一会儿,红薯片子就变软了,递给她姑。
杨香兰也坐下来烤火,见状笑道:“还是女娃好,女娃贴心。”
听见她妈的话,程盈点头,看着小姑娘道:“等我生了,希望两个闺女像小佳一样,懂事乖巧。”
“姑,等妹妹们出来了,我带妹妹们玩!”
程佳神情期待的望着小姑姑的肚子,她喜欢妹妹,不像弟弟不爱干净,还每天在外面跟人疯玩,回来身上弄得脏兮兮的。
“好啊!”
程盈笑着道,她大嫂去看热闹了,小杰在家里待不住,和村里的小伙伴也去看网鱼了。
“我寻思着,动工了喊你二姑夫和志用过来帮忙。”
杨香兰道。
程盈没意见,养殖场的地基已经打好了,就等年后动工建起来,三月份就能正式使用了。
她二姑程小春嫁在陈家村,二姑夫叫陈大牛,人如其名,身强体壮,壮得像牛,人特别老实能干,很听二姑的话。
二姑和二姑夫生了一儿一女,大表弟叫作陈志用,今年十八岁,过了年就十九了,不仅遗传了二姑夫的好体格,性子也和二姑夫一样老实本分,读书上也没天赋,读完初中就不读了,在家里帮着干农活。
小表妹叫作陈志英,今年十五岁,在上初中,程盈记忆里关于小表妹的性格是比较外向活泼的,像二姑性子爽利泼辣。
小叔程小桥和小婶罗春桃只有一个孩子,堂弟程明业和志英一样大,也在上初中,不过性子比较闷,内秀腼腆。
程盈:“可以啊,等沈彻回来我和他说一声就行。”
这也不是一件多大的事,不过是喊自家人过来干活嘛,钱要挣也是自家人挣了去,肥水不流外人田。
杨香兰接着道:“赵兵也算一个,还有你晓阳婶的儿子强子,大队长家的达子……”
杨香兰掰着手指头,给闺女细数要喊上哪些人到时来干活,顺便借
着这里的道道,给闺女掰扯这村里的人情世故,比如她和杨云霞虽然姊妹关系不咋样,只是面子情,但赵兵好歹和他们是亲戚,所以也得喊上赵兵。
强子是程家本家人,程姓在大河村是大姓,大河村有一半人都姓程,女婿要承包村里的山和田地开养殖场,事情进行得这么顺利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在。
早在消息传出来之前,村里就号召过大伙开大会,讨论过承包的事,大部分人都愿意承包,可以给大伙带来额外的收入,村里的人都能分钱。
程盈边吃小侄女投喂过来的红薯片子和烤橘子,边听她妈讲村里的事情。
临近中午,她爸和沈彻他们回来了。
听见动静,屋里的人都出来了,三个大男人身上都溅到了泥点子,看着很是狼狈,但精神面貌很好,脸上喜气洋洋。
“姑,鱼,好多鱼!”